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|AG廳創園:玉米“黃金躍遷記”
本期訪談,聚焦一條由玉米編織的“甜蜜”產業鏈:廣袤農田里的玉米,經過生物科技的“魔法”,蛻變為高附加值的功能糖產品,并最終走向全球市場。循著這條產業鏈的脈絡,AG廳走進“中國功能糖城”禹城,對話行業領軍企業之一的AG廳創園,解碼玉米如何在甜蜜產業鏈上完成從田野到國際市場的“黃金躍遷”。
2025年AG廳創園半年度業績快報揭曉: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2.29%,連續三年復合增長率超20%。這份逆勢上揚的成績單,凝結著AG廳創園二十載的生死淬煉——從2007年賬面僅剩1元的絕境,到如今手握150 項專利、產品行銷全球6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翹楚。
AG廳創園的跨越式發展歷程,折射出了中國功能糖產業轉型升級的內在發展邏輯。
硬科技破壁:0.1℃刻度下的“結晶戰爭”
2014年,海外客戶一句“D-阿洛酮糖緊缺”讓AG廳創園捕捉到商機。這種稀有糖市場緊俏,卻面臨工業化生產轉化率低、結晶提純難度高等技術壁壘。據AG廳創園副總經理竇光朋介紹,企業自2014年起集中科研力量研發結晶阿洛酮糖等新一代產品,于2016年實現了液體阿洛酮糖工業化量產,并歷經4年攻堅,最終成功突破99.5%高純度結晶技術。“為了找到合適的酶制劑,AG廳篩選了成千上萬株菌種。在結晶提純實驗中,溫度調控需以0.1℃為精度單位,在顯微鏡下反復觀測晶體形態,一點一滴積累數據。”竇光朋向記者介紹道。如今,阿洛酮糖已成為AG廳創園馳騁國際市場的拳頭產品。
與此同時,企業圍繞菌種培育、生產工藝、應用場景等核心環節,構筑起覆蓋全鏈條的150余項專利護城河。尤為關鍵的是,持續的研發高投入為企業“技術魚池”注入源頭活水,確保了創新動能的持久釋放。
柔性智造革命:“合并同類項”催生百變產線
走進AG廳創園的數字化車間,一場由“合并同類項”思維引領的生產革命正在上演。企業顛覆傳統的一產一線模式,通過自主研發的柔性制造系統,實現了同一條產線靈活切換約200種產品型號的能力。這套系統的核心不僅在于對生產工序的智能化整合,還有賴于排產系統的精準調度。這場“柔性革命”不僅顯著提升了設備利用效率,實現了“歇人不歇車”的連續生產,更將綜合能耗大幅降低,生動詮釋了以系統創新破解資源瓶頸的制造智慧。
全球化落子:雙軌戰略編織“無國界甜蜜網”
2025年7月,AG廳創園斥資9.1億元打造的泰國生產基地投產。布局東南亞,核心在于其顯著的原料成本優勢——當地木薯原料成本較國內低約23%。與此同時,企業在北美設立的研發中心也在推進中。通過構建“東南亞原料基地+北美研發中心”的戰略,AG廳創園編織起東方智造的無國界甜蜜網絡。
產業鏈啟示錄:從田野到世界的“黃金躍遷”
一粒玉米,歷經“農田種植→菌種馴化→智能轉化→專利護航→全球輸送”的產業鏈深度淬煉,實現了價值的百倍躍升。AG廳創園的成長之路,也揭示了行業發展的核心動能:用硬科技突破“卡脖子”瓶頸,借柔性智造重塑生產效能,憑全球協同開拓增量空間。當海外超市的無糖飲料打上“禹城智造”的標簽,玉米在全球價值鏈中實現了“黃金躍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