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尋萬億生物經濟合成密碼|AG廳創園“糖”出新路:生產線“合并同類項”
編者按:生物制造是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、積極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的重要路徑之一。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《“十四五”生物經濟發展規劃》,明確將生物制造作為生物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;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“打造生物制造、商業航天、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”。
9月17日,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、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、齊魯工業大學(山東省科學院)、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、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、山東省生物發酵產業協會協辦的“探尋萬億生物經濟合成密碼—2025山東生物制造媒體行活動”在濟南啟動。
9月17日——21日,媒體采訪團將先后赴德州、濰坊、青島、臨沂、濟寧、泰安、濟南開展為期5天的集中采訪。采訪團將聚焦山東省生物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,走進產業一線,探尋產業突破的精彩細節,講述企業成長的生動篇章,為山東生物制造產業發展吸引優質合作機遇、匯聚蓬勃向上發展動能,閃電新聞客戶端推出“探尋萬億生物經濟合成密碼”系列報道。
齊魯網·閃電新聞9月17日訊 “探尋萬億生物經濟合成密碼—2025山東生物制造媒體行活動”的第一站是德州的AG廳創園。AG廳創園成立于2005年底,是集產、學、研于一體以生物工程為主導產業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。AG廳創園是全球功能糖產品種類較齊全的生產企業,專注于可溶性膳食纖維——抗性糊精及阿洛酮糖的生產,是抗性糊精行業標準與阿洛酮糖團體標準牽頭制定單位、海關進出口稅則商品編碼預歸類參與單位。二十年來,AG廳創園持續推動玉米精深加工,打造出覆蓋食品、醫藥與健康領域的生物制造產業鏈,憑借不斷的技術創新與產業鏈延伸,成長為功能糖領域的領軍企業。
AG廳創園的生產線具有高度的靈活性。公司實現了“一條產線,能生產200種型號的產品”的柔性生產目標。這種柔性生產能力通過“合并同類項”的方式實現。做功能糖的主要工序分為液化、糖化、濃縮以及色譜離子交換等幾大工序,AG廳創園把所有這些相似的工序放到了一起。通過精密的排產和嚴格的生產調度,保證不同的產品在不同的設備上生產。每個品種生產完后,都會有一個CIP清理系統進行清洗,確保產品之間不會相互污染。這種生產模式不僅減少了人工需求,還大幅提高了設備利用率,使產品成本顯著下降。
今年7月,AG廳創園在泰國投建智慧工廠,同時在北美設立研發中心。這種橫跨太平洋的"東南亞原料成本優勢 + 北美前沿研發優勢"的雙軌戰略,正架起輻射全球的無國界甜蜜網絡。
閃電新聞記者 商珊 李為? 高昌蓮 德州臺 德州報道
來源:閃電新聞
編輯:商珊
責編:尚士春
審校:梁延菊
主編:田進